自2012年从飞机部装车间的一名工艺员转行项目管理人员后,王鑫炜就开始站在系统的角度,和型号这条线的各方面打交道。这一转,已然已有4年多。现在,王鑫炜的角色是C919大客总装制造IPT团队项目管理主管,负责机头机翼系统安装,在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的大客部、总装厂房现场,总能够看到他匆匆而过的身影。
3000多个物料信息一个个查询
自从2014年C919大客总装制造IPT团队入驻浦东基地后,王鑫炜的办公地点就转移到了型号现场。与他约采访,时间一改再改,几次后,他抱歉地说:“就来现场吧,时间可能有点短。”最终,大部分采访,是在他工作的时候同时进行的。
大客总装厂房东侧的巨型红旗下,王鑫炜正在他的现场办公位子上核对着一张excel表格数据。“3000多个物料的信息,要查询入库情况,都要一个个输入。”王鑫炜的电脑显示屏上,打开着七八张excel表格,他要把其中有用的信息提取,按架次进行梳理统计。
“可以从ERP(企业资源计划)那里的库存总览中查询拉表格,理出库存数量,然后再筛选出101架机的配套。”一边说,王鑫炜一边在系统上对一张环控系统总清单进行梳理。
“已经习惯了,搞项目的,很多时候都要面对这样的表格。”王鑫炜的话很平淡,成千上万的零件,要根据AO(装配大纲)进行梳理,了解每个问题项,对有问题的跟踪落实,身为技术管理人员,这是一个基本功。
对于某些项目可以解决的问题项,王鑫炜可以编制相应的工作发放指令,安排相应的工艺、制造部门开展工作。在他的办公桌上,已经放着一小叠这样的纸质文件。
“好,我马上就来。”一个电话,王鑫炜又走入了现场装配区域。
在红旗下过的生日
“没想到特平静地在红旗的荣光下过了生日,happy birthday!”
今年5月13日晚上10点半,王鑫炜发了这么一条信息在朋友圈,瞬时获得了几十个点赞。“辛苦了,生快!”一位好友在下方的回复,似乎道出了这句话背后的故事,原来,当晚,王鑫炜依然在加班。
“一般在晚上总结白天的工作,梳理当天完成的任务量。那天是周五,还要作一周工作总结,看看哪些活需要安排周末加班做。”通常来说,王鑫炜的工作日作息基本上都要和“加班”这两个字挂钩,晚上9点是一个常态的下班时间,任务多的话,留守的时间可能还要晚。
在同事的眼中,王鑫炜很敬业,“很多团队的事务性工作他都亲力亲为,对供应商热情周到,他们不会受‘冷脸’。”在去年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气密淋雨试验前夕,由于结构优化,原成飞需要完成的部分机头部位工作,都需要上飞协助解决。王鑫炜至今记得那段日子,连续4个月,他都在为这些事奔波。联系上飞院,寻求公司内部资源帮助,升版工程数模;与供应商一起奋战在现场,天又热,机体内经常达到30℃多。
“现场攻坚很忙,大家都是连轴转,难免有时会有些情绪,我也理解,自己多担当一点,心平气和和大家沟通,主动承担一些任务。”作为团队队长,王鑫炜有自己的管理态度。
“向目标进发,距离并不可怕,经历必要的风吹雨打,商飞彩虹定能挂天涯。”桌上的一本台历上,这句话异常醒目,在它的旁边,是党员示范岗的那个牌匾。或许,这同样是王鑫炜所选择的一条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