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报被认为是继资金、技术和人才之后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“第四种生产要素”。如果说情报工作是无声的战斗,那么张岚岚,情报档案馆部门助理,上飞公司党员示范岗,正是战斗在这特殊岗位的幕后人物。
注重一个“基”字,在民机专业上苦练内功
情报专业毕业的张岚岚深知,情报学仅是一种方法论,需要与工作的土壤——民机产业相结合,才能真正发挥出情报“耳目、尖兵、参谋”的作用。所以,她一直把深入学习民机产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,在民机专业上苦练内功,强基固本。在下班赶班车的路上,她总是提着大包小包,那是因为她养成了带书回家学习的习惯。在日常工作中,情报需求各种各样,每个任务都是全新的考验,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。也正是得益于坚持学习的好习惯,工作近5年来她完成了百余项大大小小的情报任务,其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公司领导的好评。
讲究一个“韧”字,对难啃的工作绝不服输
“NEW”,公司内网主页的右下方又闪现出这样的熟悉字样,《航空资讯》2016年第16期,《民用飞机制造技术》2016年第5期,《情报研究》2016年第3期……所有这些成果的前提源于信息搜集。信息搜集是情报工作的基础,决定了情报成果的价值含量,而要把信息搜全、搜准是较难实现的,但张岚岚对于再难的工作也不轻言放弃。有时候用户需求的信息很难通过公开渠道获得,张岚岚很可能为了一点线索坐在电脑面前坐上几个小时,反复迭代地查找信息。同事甚至说她有点强迫症,但正是这一点可以看出,工作中对于很难啃的骨头,她总是有种不服输的韧劲。每当她传授检索经验时,她常深有感触地说“需求明确是首要步骤,找对方向才好顺藤摸瓜,对症下药。”“一开始也很迷茫,找着找着就明确思路了,信息搜集也是个学习的过程。”“找信息像滚雪球一样,用的时间越来越多,挖掘的信息就像雪球的表面积一样越来越大。”“找完信息还要注意问问是不是用户所需要的,是不是还要继续深入挖掘下去。”每当情报成果获得用户的肯定,她的嘴角都会不自觉地上扬,享受情报工作的喜悦与快乐。
追求一个“谋”字,创新是必须要做的
张岚岚深知情报工作一定要在创新中谋求发展,她也是这样带领团队不断取得突破的。她与团队商讨制定了情报产品“3+1”体系。“3”是指资讯类周刊《航空资讯》、热点剖析类月刊《情报研究》和《竞争对手年度发展报告》,“1”是指科技类期刊《民用飞机制造技术》。她要求出版物每年至少一次改版,适时对栏目进行调整,做到全面、科学。在内容上,除旧革新,保持与时俱进。在宣传上,利用微信平台增加影响力。为了提高情报搜集效率,她带头设计、研发了情报搜集系统,告别了单靠人工搜索情报的模式。公司内部,不同部门不同人员有着不同的情报需求,为了将情报准确、及时地传递给需要的用户,她又进一步带头设计了个性化的情报服务平台——情报推送系统,使情报成果流转起来,增大了使用效率。工作中,她以思想常新、方法常新鞭策自己,始终带领情报人员保持前进的步伐,跟上公司快速发展的脚步。
张岚岚,以她对工作的执着追求、认真负责和精益求精,在情报岗位上闪光。作为一名党员示范岗,更是以带头干、向前闯的精神,作出表率,立下标杆。昨天,勤学与苦干;今天,创新与快乐;明天,努力与成长。她将再接再厉,发挥自身更大的作用,在听得到炮火的地方闯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