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面推进依法依规治企、全面建设COMAC管理体系、深化细化管理变革,这是2015年上飞公司需要面对的发展新形势。对这样多项目并举、多模式管控带来的挑战,该如何应对?由谁来安排?在如何进行?一次工作例会,带您一窥究竟。
4月8日,上飞公司召开2015年度内控管理办公室一季度工作例会,总会计师李同军出席会议。与会人员就2015年内控体系建设工作如何更上一层楼,如何充分发挥为企业经营管理保驾护航的作用开展讨论。
在总结前期内控建设成果,肯定已有成绩后,作为上飞公司总会计师,李同军的要求句句干货:现阶段体系建设工作基本告一段落,但是运行和持续改进工作刚刚开始,要认识到内控工作的艰巨性、持续性、重要性,要做到组织落实、制度落实、机制落实,特别要注意部门内、班组上的二级制度体系的完善和执行。
会议主要通报了2014年内控工作总结及2015年要点草案、内控评价整改工作计划及《内部控制管理办法》修订内容,内容很多,我们择其工作要点而览之。
对标的持续进行。持续进行2014年开始的相关模块对应责任部门对标工作。
制度的持续修订。确保制度规范的及时性、完整性、可操作性。
调整的持续完善。根据业务、组织架构的调整进行及时的调整,做到自上而下整体规范、自下而上动态完善。
业务的持续培训。与岗位练兵、内控评价、ERP建设等工作相结合,力求锻炼出复合型骨干队伍。
对标上级要求,修订上飞公司内控评价标准;根据内控评价的统一部署,持续优化评价工作手册;根据发现的缺陷,做好整改落实。
探索建立部门自查、内部抽查、外部测评相结合的缺陷检查机制,切实履行内控责任,提高风险防范意识,强化自我监督,及时发现问题,及时整改落实。
信息化与内控管理,两者的有机融合,达到的将是“1+1>2”的作用。需要充分认识,将其与内控管理思路、方法相融合,将内控工作与公司ERP建设项目实施相衔接,将内控措施嵌入信息系统,检查信息化业务流程是否符合内控标准流程要求。
建立和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内控工作,弱化人为因素干扰,提高内控执行力和效率。
一言以蔽之,就是将内控建设的重点放在部门内、班组上,打通内控管理的毛细血管。
总体来说,就是要按照指引和标准流程梳理、比对内部业务流程,加强对规章制度、操作规范执行到位的学习、检查、改正。
具体而言,就是按照正确的流程、方法把好进料关、工艺关、设备关、操作关、检验关、成本关、文档关、测评关等关键环节,力求部门、班组的生产管理合规、资产利用安全、信息沟通有效、效率效益提升。